課外活動的好處 - 國際研究的審視

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城市,大部分孩子放學後都會參加課外活動。這些學習活動常被認為對智力、個性、社交及學習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而且確保孩子在發展過程裡不會落後他人的重要因素。

 

受儒學影響,小朋友多犧牲其他活動的時間來成就學業,因為普遍相信勤奮和教育有助向上流動。中國有句諺語“勤有功,戲無益”說明了這一點。至少 80% 的中學生每天留在學校的時間超過 8 小時,超過了他們父母的工作時間,這正反映了希望在學業上出類拔萃的願望1

 

面對學業壓力和有限的大學學位,孩子們往往在很小的時候就為進入理想學校而被栽培,目的是向心儀學校展示廣泛的才能和活動參與率。在 2021 年, Pure Profile調查了 415 名香港的母親(85% 的孩子就讀本地學校,15% 的孩子就讀國際學校),所有受訪者都確認他們的孩子每天要花兩個小時參加不同形式的課外活動。對於一些較年長的孩子,雖然每周的課外活動時間增加了,但這些課外活動都集中在應付考試方面。

 

然而,父母花在孩子課外活動的金錢是否用得其所,以及孩子是否真的從課外活動中受益是重要的議題。 畢竟,也有相當多的研究和文章強調學生的壓力根源,包括“過度安排”、“睡眠不足”和“鍛煉時間太少”2

 

最近在香港進行了一項涉及 64 名幼稚園高班學生母親及其班主任的研究項目,調查參與課外活動與幼兒入學準備和社會心理表現之間的關系3。研究發現,兒童參與課外活動與入學準備和社交能力呈正面影響,而且父母在活動中參與度越低,這種積極影響更為明顯。 因此,對於年幼的孩子,特別是那些父母在職的家庭,課外活動確實滿足了提高年幼子女的學校參與度、學業成功和個人幸福感的訴求。

 

但是,對於那些面對巨大學業壓力而選擇只參加少量學術性課外活動的青少年來說,這個情況是否會有所改變呢?一項針對3,328名香港初中學生的研究評估了參與課外活動、個人幸福感和家庭功能之間的關係4。 結果表明,參加具結構性課外活動的青少年比不參加的青少年表現出更高水平的社會信任、自尊、生活滿足感、決策力和較低的不良行為。

 

該研究承認,有關課外活動的好處程度與課外活動的性質關係的研究存在缺口。當然,有一項值得注意的國際研究表明,保持廣泛的課外活動比活動只集中預測中學生的成功發展更為重要5。神經學研究也支持這些發現,因為某些非學術活動會導致大腦發育增強,進而轉化為提升學術成績。例如,最近發表在《神經科學前沿》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結構化的音樂課程顯著增強了孩子的認知能力,這些好處可以轉移到其他領域,如基於語言的推理、短期記憶,並有助提高學業成績6。讓孩子參加一系列非學術活動也可以轉移因集中學術輔導而引致的疲倦和壓力風險7

 

一些機構如Bizibuz 現在正密切關注兒童發展,包括研究資質與技能在音樂、藝術和技體等領域之間的關係,從而了解這些領域活動多大程度上能協助認知發展、社交和情感健康,以及長遠的發展成功。

 

以下,我們將更詳盡考察學術文獻中反映課外活動的益處和影響。

 

#1 更大的學業成功

一些家長擔心課外活動會減少孩子的可用學習時間,從而對他們的成績產生負面影響。然而,研究支持相反的結論,即多樣化的活動反而更能提高學習潛力並有助於提高參與度。

 

研究人員 Eccles Barber等人發現了課外活動增強早期幼兒教育的証據,他們的研究表明,參加課外活動的孩子逃課更少,更喜歡上學8。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更趨向提高認知能力、注意力和時間管理能力,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提高學業成績。

 

眾所周知,例如高耐力的運動可以在面對挑戰時培養注意力和堅毅力。 Bradley Conway的研究將參與競技體育與學生更認真態度、高效、有組織能力聯系起來9。 因此,不難想像這是如何轉化成學習成效和考試的優勢。

 

也許僅靠數學和英語課程並不足以讓孩子們保持興趣,但在學校戲劇中發表演講或在體育比賽中進行接力賽可以成為幼兒積極發展的火花。

 

Bradley Conway還發現,參加舞蹈、戲劇等藝術課外活動的孩子比不參加的孩子從高中輟學的機率低 20%。此外,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從高中輟學的可能性降低了 70%。這些統計數據不言自明。

 

#2 更明顯的性格塑造

當孩子參與多元活動時,他們有機會探索廣泛的興趣並發展令父母驚訝的學習熱情。此外,拓寬孩子的愛好可以拓寬他們對生活的看法。

 

孩子在他們熱衷的活動中獲得的成功越多,他們的自信心就越大。想像一下:您的孩子擁有令人羨慕的英語詞匯,她的老師鼓勵她參加辯論比賽。她加入了學校團隊,學習如何組織辯論和公開演講。在整個過程中,她意識到提高說服能力的技巧,甚至在家中學以致用,對父母進行練習(這是多麼有趣!),同時也認識到自己有一種天賦才能,可以增強她的自尊心並激發夢想成為一名律師。

 

無論是在輕鬆自在還是在激烈競爭中努力學習新技能,都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成功的意義,而不必在意追求好成績的壓力。

 

課外活動與減少幼童焦慮和提高未來社交能力有關。 Bradley Conway報告還說,參加高水平競技運動的學生自尊心更強,自我概念更明顯,因此社會資本更多。

 

同樣,Eccles Barber等人的研究發現,課外活動為青少年提供了“建立自我認知和了解自我發展、才能、價值觀和興趣的機會”。

 

根據學術界的說法,這些進展為身份發現奠定了基礎,這是青年發展的一個基本要素。

 

#3 更大的社會發展

說實話,結識朋友對大多數人看說似乎很困難,但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課外活動。孩子參加的每一項課外活動,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擴大他們社交網絡的機會,並發展對長期職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相處技能。

 

此外,如果他們通過課外活動結識朋友,他們更傾向投入參與其中。例如,如果一個孩子在學校進行社區服務時結交了朋友,他們可能會決定組建一個志願者團體來為他們的社區作出重大貢獻。 結識志趣相投的人並發展社交互動的可能性是無窮盡的。

 

像所有人一樣,學生和幼兒不斷尋求更大的歸屬感。團體活動促進團隊合作和溝通技巧,這都是在工作場所和其他未來企業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根據 Fredricks 的說法10,除了同伴互動外,參加課外活動還能讓孩子與支持他們的成年人建立關係。對於沒有成人支持和監督的孩子,有成人導師是減少不良行為可能性的有效方法。

 

關鍵!

父母需要仔細考慮他們應該如何根據孩子的發展目標來定義成功。如果這意味著培養一個適應良好、自信、快樂、有自我認知的孩子,並具備將學校成績轉化為職涯成功的技能,那麼精確挑選課外活動便是送給孩子建立強大優勢的禮物。

 

Bizibuz 正重塑課外活動學習的生態,為家長提供他們需要的數據以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從而最大地發揮課外活動的效益影響。他們認為孩子的全面發展培養了他們在面對日常生活的需求和挑戰時表現出出色的能力,無論從應付短期的學業壓力到永久的個人素質。

 

Bizibuz KnowYourChild 是一系列的評估工具,用於評估兒童在學前(3-6 歲)至小學(6-12 歲)的一系列能力及技能發展。KnowYourChildTM 是利用先進的機器學習和演算法和來自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漢基國際學校以及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等領先學校的資深學者共同開發的。 家長會收到一份關於他們孩子的詳細報告,以確定需要專注的領域,提供明智的活動建議以提高廣泛性的發展,並隨著時間追蹤活動的成效。

 

課外活動不僅僅是額外附加的。它們是父母為孩子創造更光明未來的機會。Bizibuz 正助力父母透過數據和洞見來優化課外活動的管理和決策,從而使每一分資源都得到最大成效,優化孩子的發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文章:
1 China Youth and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 Recreational and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Among Young Chinese People. Beijing: China Youth and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 (2008).
2 China Youth and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 Living Habit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Large Chinese Cities. Beijing: China Youth and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 (2009). Ren, Lixin & Chen, Jianbao & Li, Xuan & Wu, Huiping & Fan, Jieqiong & Li, Lin. (2020).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Chinese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Who Benefits More?. Child Development. 92. 10.1111/cdev.13456.
3 Chung Yeung Chiu, Eva Yi Hung Lau, Extracurricular participation and young children's outcomes in Hong Kong: Maternal involvement as a moderator,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Volume 88, 2018, Pages 476-485, ISSN 0190-7409, https://doi.org/10.1016/j.childyouth.2018.03.051.
4 Ma CMS and Shek DTL (2014) Prevalence and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after-school activitie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Public Health 2:159. doi: 10.3389/fpubh.2014.00159.
5 Busseri MA, Rose-Krasnor L, Willoughby T, Chalmers H.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breadth and intensity of youth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successful development. Dev Psychol (2006) 42:1313–26. doi:10.1037/0012-1649. 42.6.1313
6 Artur C. Jaschke, Henkjan Honing, Erik J. A. Scherder.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Music Education on Executive Functions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18; 12 DOI: 10.3389/fnins.2018.00103.
7 Wang, Yuke. Tuition mills rake in billions while children suffer. China Daily (30 July, 2018) https://www.chinadailyhk.com/articles/56/36/12/1532920484473.html
8 Eccles JS, Barber BL, Stone M, Hunt J.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J Soc Issues (2003) 59:865–89. doi:10.1046/j.0022-4537.2003. 00095.
9 Bradley, J. L., & Conway, P. F. (2016). A dual step transfer model: Sport and non-spor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2(4), 703-728.
10 Fredricks, Jennifer. (2011). Extracurricular Participation and Academic Outcomes: Testing the Over-Scheduling Hypothesi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1. 295-306. 10.1007/s10964-011-9704-0.